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各界關注。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會后第一時間接受新華社等媒體采訪,深入解讀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回應當前經濟熱點問題。
問:如何評價2024年經濟工作,當前經濟形勢怎么看?www.lebfb.com 13386351899 18763510756 江蘇無動力通風器,新疆鋼結構屋面通風氣樓,重慶廠房不銹鋼通風器,北京自然通風器廠家
答: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總結。總的認為,一年來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,成績令人鼓舞,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,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,經濟明顯回升。我們認為,從目前經濟運行情況看,預計全年經濟增長5%左右,我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。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,以集成電路、人工智能、量子技術等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取得重要進展,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,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。改革開放持續深化,延遲退休年齡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等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推出。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扎實推進,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成效。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。多措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,10月和11月全國商品房成交量連續2個月同比、環比正增長;積極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,穩妥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。民生保障扎實有力,就業保持穩定,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。
在看到成績的同時,會議也指出,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,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,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,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,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,風險隱患仍然較多。應該看到,這些都是前進中的問題,能夠在發展中得到解決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,只要信心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
我國經濟基礎穩、優勢多、韌性強、潛能大,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。基礎穩,主要是經濟發展的底盤穩。我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,擁有巨大的經濟體量、市場容量和產業配套能力,內部經濟和外向經濟可實現良性互動的雙循環,這是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保證。優勢多,主要是我國既有大國經濟共有的規模優勢、市場優勢、人才優勢、創新優勢,還有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制度優勢,決定了我國經濟具有較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優勢所在。韌性強,主要是我國企業產業體系完備,經營主體類型多樣,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強。我國居民儲蓄率高、適應經濟波動的能力也較強。這是我國擁有強大抗風險能力的根源所在。潛能大,主要是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,發展不平衡、不充分,這是我國擁有更大發展空間的潛力和動力所在。
問:明年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,財政政策、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政策有哪些考慮?
答:明年是首次實施“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”,并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“穩健的貨幣政策”改為“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”。
我們理解,宏觀調控基調發生重大變化,主要是考慮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加深,國內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挑戰,做好明年經濟工作,要迎難而上,積極作為,同時,我國也具備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條件和空間,可以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。
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工具,明年要有更多務實舉措。
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,在政策力度上將提高財政赤字率,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,加大財政支出強度,確保對經濟增長形成強有力拉動。在政策著力點上將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,用好轉移支付政策,兜牢基層“三保”底線。同時,推進財稅體制改革,在零基預算改革、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等方面爭取新突破。
|